丹序生物完成近3亿元B轮融资,以高通量单细胞技术助力新冠中和抗体和其他新管线

关注订阅预警-> 医药魔方Plus2022-02-11

近日,丹序生物宣布完成近3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君联资本与和玉资本联合领投,健壹资本(原国药资本)、国科嘉和、方正和生、瑞华资本、智诚资本等多方跟投,同时老股东华盖资本、高瓴创投、薄荷天使基金以及管理层都进行了追加投资。本轮资金将用于在开发新冠肺炎中和抗体同时进一步增强新的管线。

丹序生物是一家致力于应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平台进行抗体药物研究和开发的创新药公司,主攻疾病领域包括传染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在内的各项适应症。该公司进度最靠前的2个产品DXP-593和DXP-604,是从康复的COVID-19患者体内使用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技术平台筛选出的具有中和能力的单克隆抗体。目前正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用于COVID-19的治疗和预防。

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周瑔表示:“非常高兴与丹序生物形成合作,我们一直看好单细胞测序技术在科研、临床以及制药领域的应用。谢晓亮院士是国内单细胞基因组领域的重量级大咖,在新冠疫情期间组织团队非常迅速地开发出广谱抗体,并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同情用药,为国家抗疫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公司也在不断拓展新的管线,未来可期。”

和玉资本创始合伙人曾玉女士表示:“我们非常看好丹序生物的发展,丹序生物是科学家+企业家联合创业的又一个经典案例。谢晓亮院士是全世界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奠基人之一,在该技术领域有着非常深厚的积累和卓越的科研成果,施前博士是集资深专业技术背景和丰富企业管理经验于一身的企业领导者,这是我们和玉资本非常看重的黄金团队组合。同时,丹序生物在研发方向上,利用全球领先的单细胞测序技术,专注于从患者样本出发的新型治疗抗体发现,对于传统的抗体药物发现流程有颠覆性的创新,他们目前研发的DXP-604新冠中和抗体是全球最优秀的几个新冠中和抗体产品之一。我们会利用和玉资本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专业投后服务能力,不遗余力的支持丹序生物的发展。”

以科学抗疫为起点

丹序生物成立于2020年6月,联合创始人谢晓亮教授是国际著名的生物物理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医学院院士、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及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曾任哈佛大学Mallinckrodt化学和化学生物学讲席教授,于2018年全职回到中国贡献科研教育事业,现任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谢院士在过去十年引领了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医学应用,新冠疫情爆发后,他立即组织多单位多学科联合攻关,他领导的北京大学团队首次把高通量单细胞基因组学成功应用于人源中和抗体的筛选,从而快速获得高活性中和抗体。

联合创始人曹云龙博士201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加入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后,发表了多篇Cell, Nature论文,为新冠药物和疫苗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选为2021年度中国的“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

丹序生物CEO施前博士表示:“团队方面,谢晓亮院士创立的团队自带光环,院士与企业家的联合团队也更受到投资机构的青睐。技术方面,单细胞测序技术加速驱动新药研发,目前公司的新冠抗体药物已经进入临床Ⅱ期,并与国药中生武汉所达成协议,推进Ⅲ期临床试验。从市场角度,DXP-604已作为同情用药为国内多个疫情发生地区的数百位病人进行临床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因此,从团队、技术、产品以及市场角度来看,丹序生物机制稳定,发展前景广阔,也是获得投资机构认可的重要原因。”

据悉,施前博士于去年8月加入丹序生物,担任公司CEO,全面负责丹序生物各项工作。施前博士拥有多年的肿瘤学术领域研究经验,在肿瘤领域深耕20多年,对科研、制药、临床的现状和需求有深刻的理解,也具有丰富的跨区域跨文化团队领导能力。在加入丹序生物之前,施前博士是冠科美博(Apollomics)中国区总经理兼科研负责人,领导团队获得了血液瘤AML三期和实体瘤一期的IND批件,推动公司跨入了临床阶段。之前他在国际知名的临床前CRO公司中美冠科(Crown Bioscience)工作逾7年,曾担任太仓公司总经理,肿瘤学副总裁,领导体外和体内肿瘤药理学和PDX团队。

据施前博士介绍,目前该公司团队已经有26人,其中核心科学团队成员均毕业于哈佛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学府,在单细胞基因组学,转录组学,甲基化组学,免疫学,肿瘤学等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丹序生物搭建了具有自主特色的单细胞高通量药物筛选研发平台,该平台可实现抗体类药物的高通量、快速反向研发。单细胞测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药物研发策略,以具有明确生物功能的细胞作为研发对象,采用反向研发策略,凭借高内涵、高通量和高精度的属性显著提升了抗体类药物研发的准确性,进而极大限度降低了药物研发的周期和失败率。

据施前博士介绍,丹序生物的研发管线主要包括三个方向。

第一是新冠病毒中和抗体,主要产品为DXP-593和DXP-604。DXP-593和DXP-604是从60多例新冠肺炎康复者抗原B细胞中利用高通量单细胞转录组和VDJ测序技术筛选出的两款新冠病毒中和抗体。据施前博士透露,后续公司会专注开发DXP-604, “我们发现DXP-593被后续的突变株逃逸了,包括抗新冠印度株(Delta)及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Omicron)。与之对应的是,DXP-604保持了很强的抗Delta和Omicron活性,且体外研究显示单个抗体就能抵抗几乎所有的突变。我们后续将集中开发DXP-604。”

DXP-604的产品目前在国内处于临床Ⅱ期,是与国药中生武汉所达成合作的产品。后续将与国药中生武汉所合作,在海外进行临床Ⅲ期开发。“由于海外疫情可能允许快速进行入组,DXP-604的Ⅲ期开发将在海外进行,以更快将产品推向临床和市场。”施前博士表示。

“在国内,我们的同情用药和临床开发是齐头并进的。除了临床Ⅱ期以外,我们已在北京,天津,西安和绍兴等多地的300多个病人身上进行了同情用药。当疫情爆发,我们会勇往直前,克服各种困难,让药物第一时间进入到当地医院帮助病人和医生。这是我们作为药物开发者最大的荣幸。” 施前博士说。

除了新冠病毒中和抗体外,丹序生物在抗感染性疾病,如慢性乙型肝炎,和肿瘤方面进行了产品管线布局,目前在早期研发阶段。

自研+引进双管齐下,开发国人用得起的好药

单细胞测序技术在药物开发阶段,主要的作用是能够快速找到药物先导分子,加速进入临床阶段,可以大大减少资金,时间以及人力的消耗。

但单细胞测序不仅仅用于抗体分子的获得和筛选,它还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在制药界,单细胞技术可以帮助药企在单细胞水平上进行高通量的药物靶点筛选、药代动力学分析、药效评价等,极大地缩减药物发现周期、节约新药研发成本、优化新药研发管线。

单细胞测序技术对于整个行业的应用在未来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然而目前还处于早期尝试阶段,应用还不是特别广泛。

施前博士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单细胞测序技术成本高,对技术专业性及后续数据分析也有很高的要求,影响了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

“目前掌握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公司和研究机构还不是特别多,希望将来能看到这个技术有更多的使用场景和使用频率。”施前博士说。

立足当下,丹序生物的目标是与国药中生武汉所紧密合作,顺利完成DXP-604的Ⅲ期临床验证,从而真正实现商业化。

展望未来,丹序生物将继续加强产品管线,加强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方面大分子抗体类药物的自主研发和创新项目引进,推动自研产品及引进产品双管齐下,协同发力,以期实现“利用全球领先的单细胞测序技术平台,不断推动针对包括传染性疾病和癌症在内的各项适应症的创新型药物研究,开发国人用得起的好药”的愿景。

关于君联资本

君联资本是联想控股旗下独立的专业投资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核心业务定位于初创期风险投资和扩展期成长投资,在管美元及人民币基金总规模超过600亿人民币,重点关注中国的创新与成长机会。截止到2021年,君联资本注资企业超过500家,其中超过90家企业已成功在国内或海外上市/挂牌,60余家企业通过并购退出。

关于和玉资本

和玉资本(MSA Capital)是一家深耕中国、放眼全球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专注医疗健康、前沿科技、互联网及消费等重点领域的早期和成长期投资。总部位于北京,在美国、中东及非洲等地均设有常驻团队。凭借广阔的全球视野和深刻的国际市场洞察,团队在发掘优秀投资机会的同时,能够基于当地资源帮助被投企业迅速拓展海外市场。目前,和玉资本(MSA Capital)管理规模超20亿美元,投资案例包括华大基因(SZ:300676)、医渡云(2158.HK)、蔚来(NYSE: NIO)、BOSS直聘 (NASDAQ: BZ)、美团点评(3690.HK)、Uber(NYSE: UBER)、Nubank(NYSE: NU)、智云健康、燧坤智能、炎明生物、安序源、艾斯拓康、门罗生物、迪赢生物、PAQ Therapeutics、凯德尼、安渡生物、无疆科技、丹序生物、黑芝麻智能、壁仞科技、视比特机器人、飞步科技、票易通、东方空间、Cider、T11生鲜超市和优时颜等。

资讯来源:动脉网 查看原文

如需垂询请联系

hi@pharmacube.com
阅读 1347